“北原山貓”的名頭蜚聲臺灣樂壇,記者在臺北見到了“北原山貓” 中的一員、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吳先生非常熟悉臺灣樂壇,且與歌手多有交往。和吳先生煮茶高談,細數(shù)臺灣原住民歌手,我們發(fā)現(xiàn)——
原住民具有天生藝術(shù)細胞
在臺灣流行樂壇上,原住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卑南人張惠妹、阿美人張震岳、排灣人組成的“動力火車”等,都是當今炙手可熱的樂壇領(lǐng)軍人物。上世紀80年代被譽為“臺灣情歌皇后”的高勝美來自布農(nóng)部落,更早些的鄒人湯蘭花、卑南人王幸玲和王忠義(即大家熟知的萬沙浪)姐弟二人,都曾在流行樂壇各領(lǐng)風騷。
雖然張惠妹、“動力火車”演唱的流行音樂已經(jīng)與原住民的傳統(tǒng)文化不同,但原住民的生活背景對于他們的成名起了很大作用。憑借《姐妹》、《站在高岡上》聞名的張惠妹,初期舞臺形象是綁著五顏六色的發(fā)辮、明眸皓齒、熱情奔放的女郎,正是“原住民的味道”奠定了張惠妹的歌后地位!督忝谩肥且皇纂s糅卑南語言的歌曲,《站在高岡上》則頗似原住民民謠。而“動力火車”的魅力在于狂野放肆、激昂震撼的音色,流淌著原住民祖先的爆發(fā)力與生命力。
作為制作人、提拔了阿妹的張雨生,由于母親是原住民,因此他也可稱為半個原住民。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原住民歌手高勝美和千百惠,如今仍在大陸發(fā)展,可稱為流行樂壇的“常青樹”。當年以《走過咖啡屋》、《想你的時候》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而風靡海峽兩岸及東南亞地區(qū)的千百惠,近期推出了個人專集《相信自己》、《女人別太傻》,融入了現(xiàn)代都市時尚女人的心聲。
而聲音飄渺如云的女歌手齊豫、許景純、唐曉詩等,均是由有著深厚古典音樂素養(yǎng)的原住民音樂人李泰祥親手打造而出名的。
在影視界,泰雅人徐若萱在《云水謠》中,憑借張弛有度的表演為內(nèi)地觀眾所熟知。曾經(jīng)與著名歌手張學友合唱《你最珍貴》的女歌手高慧君是排灣人,因其清亮高昂的嗓音,被稱為與“歌神”合唱最受好評的少數(shù)女歌手之一。近年來,她所主演的劇集《回家》得到了“金鐘獎”的認可。
原住民運動造就原住民音樂
原住民音樂或歌手成為一種非常有號召力的音樂概念,可以追溯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主題曲《回歸純真》,是根據(jù)臺灣阿美人郭英男先生吟唱的傳統(tǒng)古調(diào)《老人飲酒歌》而改編的。原住民音樂從此引起世人的關(guān)注,這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實際上是受到上世紀80年代初原住民運動的影響,主流社會漸漸發(fā)現(xiàn)原住民音樂的力量。
繼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后,陳昇的新寶島樂團、張惠妹的《姐妹》采納相似的編曲方式,進一步帶動了“動力火車”、原音社、原始林、布拉揚等以原住民年輕人為主的樂團或樂人的崛起。老將如胡德夫、北原山貓(吳延宏、陳明仁等)、萬沙浪及沈文程、高峰等亦重出江湖,形成流行樂壇一股原住民音樂勢力。
2000年,臺灣第11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頒給卑南人陳建年,而陳的音樂風格是與流行樂壇主流音樂相異的原住民音樂風格;最佳新人獎頒給紀曉君(陳建年的外甥女),臺灣原住民音樂復興達到巔峰狀態(tài)。
萬沙浪是原住民歌手中,以原住民曲風立足流行樂壇的第一人!讹L從哪里來》、《娜魯娃情歌》在當時的轟動程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張惠妹。那個年代,臺灣社會對原住民仍有歧視,萬沙浪卻以卑南語“萬沙浪”(意為青年)作為藝名,憑借渾厚的嗓音,唱紅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
年紀略輕于萬沙浪的胡德夫,母親為排灣人,父親為卑南人。上世紀70年代校園歌曲盛行時,他演唱的卑南歌曲《美麗的稻穗》成為卑南民謠的代表作。2006年胡德夫以個人首張專輯《匆匆》,一舉奪得臺灣金曲獎“年度歌曲”、“最佳作詞獎”。
“聽一聽民族音樂人嘹亮的歌聲,感召一下故鄉(xiāng)溫情的呼喚……”泰雅人吳延宏和卑南人陳明仁于上世紀90年代組建了“北原山貓”演唱組合,以濃郁民族風味和幽默輕松風格見長,讓傳統(tǒng)的原住民鄉(xiāng)村音樂走上舞臺,把原住民音樂推向了一個高潮。
臺灣政壇人物宋楚瑜等人唱過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是卑南人作曲家高子洋的代表作,如今,高子洋擔任臺灣中華世界跨族群文化經(jīng)濟藝術(shù)交流協(xié)會理事長,經(jīng)常行走于兩岸進行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shù)交流。
為什么臺灣原住民多明星
為什么總?cè)丝趦H為島內(nèi)人口總數(shù)2%的原住民,卻能涌現(xiàn)出如此之多的歌唱明星?行走在各個原住民部落,我們一直在尋找答案。為了得到這個答案,我們走訪了張惠妹在臺東的老家,走訪了徐若萱在臺中的老家。阿里山地區(qū)南投縣信義鄉(xiāng)東埔國民小學校長、布農(nóng)人馬彼得先生的一番話很有見地。
他認為,從他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產(chǎn)生原住民歌星的源頭。一是原住民天生的節(jié)奏感!拔?guī)覀冏约航M建的合唱團十幾年,發(fā)現(xiàn)原住民小孩的節(jié)奏感最強!倍窃∶裆畹纳搅汁h(huán)境所決定的。他們可以在山林自由地歌唱,有足夠的肺活量。
原住民歌手往往是粗獷的、原始的、質(zhì)樸的,充滿了健康與陽光。他們有硬朗的形象,實力派的歌喉,自由的天性,奔放與豪邁的曲風,這與充滿城市傷感、苦悶、無病呻吟形成較大的反差,為臺灣流行樂壇注入了新鮮的風格。
在天性樂觀的原住民傳統(tǒng)生活中,歌舞本身就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活動,這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天賦,對他們來說唱歌就像呼吸、跳舞就像運動。事實上,唱歌舞蹈,原本就是原住民日常生活、文化活動與心靈的一部分。臺灣原住民在歷史進程中,各種文化積累了音樂的能量,尤其是百年來,原住民坎坷的命運與他們樂觀、能歌善舞的天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不奇怪在他們族群中的一些人,終于有一天成為了原住民引以為傲的歌唱明星。本報記者 聶傳清 王 堯 文/圖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