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25日電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首次公民提問電視辯論會24日登場,辯論的結果又如何?臺灣《聯(lián)合報》文章提出疑問說,“難道只靠一張嘴就能當選?”;《中國時報》的文章則是如此評價:一場打了半場好球的政見辯論會。
呂秀蓮曾說:“當年我們(扁呂)只靠一張嘴就當選!”臺灣聯(lián)合報25日刊登社論說,八年來臺灣政壇的最大災難或許就是“政治語言的失信失效”。人民不再相信政治人物說的話,政治人物說的話也不再有效用。
文章說,有許多人一見到特定政治人物在電視上說話就立刻轉臺,即知這種“政治語言的失信失效”已是多么嚴重。
文章指出,馬謝同臺辯論與其說是臨場“口才機鋒”的競賽,不如說是二人“人格形象”的比賽。畢竟馬謝二人皆有近三十年的政治知名度,民眾對他們的總體人格已有深刻的認識與比較。人民不會只聽馬謝“說了什么”,而會進一步思考他們說的“可不可信”與“有沒有效”;當然很少人會認為候選人“只靠一張嘴就能當選”,但也許會有很多人在候選人的言談風格中“察言觀色”,而認定誰比較“不適合”出任。
準此以論,辯論會首度采用的“公民提問”制意外地將馬謝二人“人格特質”的對比凸顯出來。
文章說,呂秀蓮的話未來在臺灣政壇可能成為絕響。畢竟,臺灣人民經(jīng)過數(shù)十年來的政治歷練,已知“口才”需有“人格”背書,“言語”需有“良心”支持;買空賣空不免被看穿識破,言詞機鋒亦可能被認為不堪信任。臺灣人民聽過“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卻是徒托空言;也聽過“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亦是黃粱一夢。“口才”不再是政治人物的利器,“人格”才是選民應當留意的主題。這場辯論,馬謝的勝負得失與一般原先預料相違。謝長廷未必能因口才好而當選,何況,令人意外的是,昨天的表現(xiàn)竟然顯得他的口才似乎也沒有那么好!
臺灣《中國時報》25日刊發(fā)社論《一場打了半場好球的政見辯論會》指出,嚴格的說,首場政見辯論會,其實完全可以將其拆成為兩個時空、性質截然不同的事件。第一階段的“公民提問”可說是道地道地的政見發(fā)表會,而第二階段的交叉詰問與最終結辯則是大家所較熟悉的政治辯論會。第一階段是馬英九經(jīng)營的戰(zhàn)場,也看得出來他確是有備而來,第二階段當然就轉成是謝長廷期待的戰(zhàn)場,而他打馬的機鋒與力道也確實獲得展現(xiàn)。
該文說,辯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正就是從提問到交叉詰問階段間的過渡。提問的最后一題,候選人都被要求指出對手的三個優(yōu)點,一時之間會場氛圍也變得頗為輕松。但這種氛圍并沒維持多久,在進入交叉詰問階段后,彷佛立即打成原形,雙方都選擇在負面議題上打轉,也在交鋒中現(xiàn)出了火氣,先前理性辯論好似全沒發(fā)生一般,所有令人重復到生厭的政治口水,全都搬出爐了。兩人的交叉詰問,竟然都舍棄了政策問題的追問,不約而同繞著對手過去的人格與政治責任上做文章。
文章指出,換言之,若沒有“公民提問”的這個設計,我們可能根本沒機會在這場政見辯論會中,聽到馬謝兩人在經(jīng)濟政策、教育政策、大陸政策、財政政策與文化政策等的對比與異同。
但也因為這樣,我們還是覺得雙方在政策論述上的時間實在太短,沒有機會進行更實質的政策對話。但很可惜受限于時間,雙方在許多課題上的交代,都只能是淺嘗即止,失去了讓公眾進一步檢視他們政策藍圖的機會。因而,我們認為既然“公民提問”設計可以有效敦促候選人交代他們的實質政見,那么在未來政見辯論的設計上,何妨再強化這個部分,讓相關問題的焦點更集中一點,也好讓所有的候選人,能夠不躲閃的交代其治臺藍圖究竟是什么。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