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3月19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今日刊發(fā)報道說,為爭取臺灣南部選民認同,國民黨“大選”候選人馬英九其實布局已久,其長線操作反映的是突破綠營地方防線的強烈企圖心。
自去年2月正式宣布參選以后,馬英九就積極展開深耕基層的活動,他先在去年5月花了10天的時間,打著“青春鐵馬行”的旗號,騎著腳踏車跨越臺灣南北675公里,途經臺灣17個縣市,64個鄉(xiāng)鎮(zhèn)。
盡管當時備受媒體批為“作秀”,但鐵馬行所刮起的地方效應,也為日后連結基層奠定深厚基礎。
去年7月,馬英九競選團隊進一步大規(guī)模展開中南部的“l(fā)ong stay”下鄉(xiāng)長住計劃,把臺灣分成六大區(qū)塊,以行政區(qū)域劃為中彰投(臺中、彰化和南投),云嘉南(云林、嘉義和南投)、高高屏(高雄縣市和屏東)、桃竹苗(桃園、新竹和苗栗)、宜花東(宜蘭、花蓮和臺東)、北北基(臺北縣市和基隆),讓“不想整天在辦公室想政策”的馬英九在每個區(qū)塊長住10天到20天,每縣市停留3天到5天。
報道說,尤其是南部行程更安排馬英九融入民眾生活“搏感情”,改變過去被視為“權貴”和北部精英的形象。從黎明破曉到夕陽西下,無論是下田插秧,拉牛耕田,挑洗鴨蛋、出海捕魚,馬英九與民眾一起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問到馬英九下鄉(xiāng)的成果,國民黨臺南市議員王家貞說:“當然有加分啊,馬英九這樣每天跟鄉(xiāng)民生活,親身體會人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困難!
第一階段長達四個月的下鄉(xiāng)去年11月結束,據(jù)馬英九競選團隊統(tǒng)計,他在過程中接觸超過16萬民眾,住了67戶民宅69夜,接觸行業(yè)共200多種,舉辦了座談會156場,舉行116個小型政策發(fā)表會。
馬英九也親身接觸了包括稻農、菜農、梨農、柚農、荔枝農、茶農、筍農、檳榔農、鴨蛋農、豬農及酪農等11種農民,借住民宅主人的行業(yè)就將近50種。
綠營嘲諷“攏是假”
馬英九告訴臺灣媒體,他發(fā)現(xiàn)人民最關心的問題,第一是經濟,第二是教育,第三是治安。
由于long stay搶奪南部選票意味濃厚,而受到特別費案件纏身的馬英九又三番兩次回臺北出庭,因此遭遇對手綠營冷嘲熱諷“攏是假”(閩南語:都是假的,long stay諧音)。
不過據(jù)報道,國民黨內部民調顯示,馬英九開創(chuàng)的“直銷式”選戰(zhàn)打法已有所斬獲。第一波下鄉(xiāng)之后,中彰投從領先10個百分點拉大到20個百分點,支持率直逼藍營票倉桃竹苗,高高屏已從小輸變?yōu)楣潭I先,云嘉南打成平盤,甚至曾領先3到5個百分點。
2005年舉行縣市長選舉時,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領軍,贏得過半縣市執(zhí)政權,但2006年直轄市市長選舉,國民黨在高雄市長一役意外落敗,馬英九又身陷特別費風暴案,外界一度認為馬英九光環(huán)褪色!榜R英九跨不過濁水溪以南”的說法,已是臺灣政壇和媒體既定的印象。
然而,國民黨兩個多月前“立委”選舉中橫掃千軍,包括多個被列為“救弱補強”的選區(qū)都逆轉獲勝,馬英九第二波跟隨“立委”下鄉(xiāng)長住的光環(huán)就被認定發(fā)揮一定程度的影響。
“立委”選后,馬英九隨即展開第三波下鄉(xiāng)行動,以“疼惜臺灣”為行程主題,加強關心弱勢團體。幕僚形容馬英九選舉風格是“0.1%的打法”,每次追求一點點支持者,鴨子劃水向前邁進。
報道說,再過幾天,選舉結果將證明,馬英九過去一年多的努力,能否得到相應的具體肯定和回報。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