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2010年女足亞洲杯三四名決賽中,中國隊遭遇強敵日本,勝者將獲得2011年德國世界杯門票,上半場中國姑娘們顯得十分緊張,日本隊依靠任意球機會將比分改寫為1-0,雪上加霜的是徐媛受傷被替換下場。下半場日本隊再次利用任意球機會破門,最終中國隊0-2不敵日本,獲得本屆亞洲杯第四名,首次無緣女足世界杯。 中新社發(fā) 劉忠俊 攝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 王祖敏)在30日下午于成都進行的女足亞洲杯賽三、四名決賽中,中國隊以0:2負于日本隊,不僅創(chuàng)造了中國隊24年參加12屆女足亞洲杯以來的最差戰(zhàn)績,而且自1991年女足世界杯賽舉辦以來,首次失去了參賽資格。
如果說中國男足無緣世界杯賽算是球迷們的意料中事,那么中國女足被排除在世界杯賽的大門之外則讓人多少有些難以接受。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女足運動的國家之一,國際足聯(lián)也將首屆世界杯賽的舉辦地選在了廣州。1999年的美國世界杯賽,是中國女足的鼎盛時期,中國隊與東道主美國隊雙雙殺入決賽,最后在點球大戰(zhàn)中惜敗,屈居亞軍,中國女足也自此贏得了“鏗鏘玫瑰”的美譽。
但自從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女足日漸低迷,在隨后的兩屆世界杯賽上均無緣四強。明年的德國世界杯賽,本是中國女足欲以重新立足世界的起點,不曾想未待出師身先“死”,在本屆亞洲杯暨德國世界杯亞洲區(qū)資格賽中就慘遭淘汰。
對于中國女足來說,這是一次將載入史冊的慘痛經(jīng)歷;但對于不少球迷而言,這卻是一次“期待”中的失敗——也許只有當最后一塊遮羞布被扯掉之后,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總結(jié)和反思。
由于男足的長期低迷,女足成為中國足球“政績工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女足運動的發(fā)展卻與其“重要地位”嚴重不符。在市場化大潮中,最先開始職業(yè)化聯(lián)賽的中國男足成為寵兒,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卻享受著眾星拱月、財源廣進的待遇。與此同時,屢屢為中國足球創(chuàng)造輝煌的女足卻始終在夾縫中生存,國內(nèi)聯(lián)賽都因為缺乏經(jīng)費難以湊成幾支像樣的球隊,國家隊的訓練和生活環(huán)境、球員的待遇、獎金更是與男足形成天壤之別。在中國,女足運動的開展可以套用一句網(wǎng)絡語式:“姐踢的不是球,踢的是寂寞!
缺乏良好的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使得近幾年來中國國內(nèi)參與女足運動的人急劇下降,也直接導致了國家隊的后備力量嚴重不足。
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成績的下滑,中國女足也進入了一段相當長的動蕩期。近10年來,僅國家隊就更換了近10位主教練,從土帥到洋帥,從少帥到老帥,中國女足也在走馬燈似的換帥過程中風雨飄搖,昔日威震世界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也在人心渙散中一點點崩潰。這個過程中折射出的足協(xié)管理層與球隊之間、教練組與隊員之間的矛盾,更是發(fā)人深省。
在中國女足的鼎盛時期,其流暢的配合、細膩的技術和快速、靈活的特點,都為世界所稱道。但在世界女足運動不斷向前發(fā)展的10年里,中國女足卻每況愈下。由于追求“政績工程”和眼前利益,中國女足越來越急功近利,不是揠苗助長,就是東施效顰,不僅無法與國際接軌,反而丟掉了球隊過去賴以立足的風格和特點,從昔日的世界一流,淪為如今的亞洲二流、甚至三流。
中國女足以往的輝煌證明,中國女足運動的發(fā)展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在由老帥商瑞華領軍的“商家軍”“重傷”之際,該閉門思過的應該不僅僅只有教練和球員。(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