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通英、法、德、拉丁語,漢語表達卻不好;他,畢業(yè)于美國名校耶魯大學,終身只做一名教師;他,完善了一所大學,培養(yǎng)了26位大學校長;他,生于南洋,逝于上海。
人們稱他為復旦大學的保姆,他叫李登輝。
李登輝,字騰飛,福建同安人,1873年出生于荷屬爪哇島。1883年,赴新加坡讀書,1891年,赴美入威斯雷陽大學,后轉入耶魯大學 ,1899年,得文學士學位。
在耶魯大學畢業(yè)之后,李登輝回到家鄉(xiāng)印尼,辦了一所華人英文學校。在這段時期,他加入了同盟會,并參加了孫中山在海外倡導革命的宣傳工作。
1905年,33歲的李登輝只身回到他的祖上已離開7 代的祖國。一回國,他就創(chuàng)辦了寰球中國學生會,在一次演講中,他動情地講述道,“我生長南洋,留學美國,目睹僑胞常受外人欺侮,又受到中山先生的教益,所以回到祖國來提醒國人,重視教育,提倡科學”。
同期聲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戴鞍鋼(華僑為什么關注祖國 主要就是一個反差太大 第一個就是外國的先進和中國的落后反差很大 第二個面對中國的落后 清政府無所事事 使他們很失望 第三個就是國家的糟糕使得他們在海外也備受欺凌 所以華僑以各種方式來選擇來拯救祖國或者謀求國家的富強 李登輝是選擇了教育而不是革命)
復旦校史館館長 周桂發(fā)(那么在這里 復旦公學正好創(chuàng)辦 然后他正式延聘到復旦 復旦公學擔任了英文的教師)
復旦公學是震旦學院創(chuàng)辦人馬相伯因不堪忍受教會干涉,率領抗議離校的震旦學生,另行籌建的學校。復旦二字,取古詩《卿云歌》中的“旦復旦兮,日月光華”之句,表示恢復震旦原貌,光我中華的意思。
李登輝培養(yǎng)學生,首先從認識人這一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入手。他每天到食堂與學生同桌用餐,主動與學生攀談。雖然能講英、法、德、馬來、拉丁等外語,但他的漢語表達能力很差,開始時他只會問:“貴姓?”但他始終堅持不懈,交談的內容逐漸添加,熟悉的學生逐漸增多,直到他對每一個學生有一個基本了解為止。
1913年1月,先任英文部主任、再任總教席(教務長)的李登輝,從馬相伯手中接過全部校務的時候,當時,復旦公學的校舍還臨時借用徐家匯李鴻章祠堂,且因為是私立學校,復旦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而就在這種困難情況下,李登輝心中卻始終有著一個夢想。
同期聲
復旦校史館館長 周桂發(fā)(李登輝從1913年擔任復旦的校長之后 他就是有一種情懷 他想把他的母校 耶魯大學作為歐美的 當時歐美國家的一個典范 教育的典范 所以呢 李登輝就想把他的母校 把復旦大學辦成東方的耶魯 李登輝老先生為了創(chuàng)辦這樣一所大學 他夢想中的東方的耶魯 花費了很大的精力 從1913年開始他主陣 到1917年我們復旦大學 復旦公學正式改為私立復旦大學 從原來一所預科的 三年預科的 正式改為一所本科的 當時有文理商三科 三足鼎立的這樣一所大學)
為了解決辦學資金問題,1918年初春,李登輝踏上了赴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向華僑募捐的旅程。他一路宣傳教育救國的理念,講述華人自己辦學的意義。他的熱忱讓南洋華僑們深為感動,紛紛解囊相助。
同期聲
復旦校史館館長 周桂發(fā)(從華僑手中募捐到了30萬的銀兩 然后呢在現在我們這個江灣這個地方 當時很偏僻 很荒涼 然后買了70畝的土地 這樣就到1920年 正式奠基到1922年正式從原來徐家匯的李鴻章祠堂 就是現在的復旦中學 正式遷入這個江灣校區(qū) 從此我們復旦大學有了一個永久的校址)
當時的復旦,亦柱堂、簡公堂、第一學生宿舍三幢大樓互成品字形拔地而起,中間有巨大的長方形草坪,格局類似歐美大學校園布局。有了自己的校園,復旦步入了快速發(fā)展期。在短短的十余年間,學生人數由316人增至1550人。到上世紀30年代初,復旦大學已經成為一所擁有文理法商四大學院、18個系科的綜合性大學。李登輝的名字與復旦緊密聯系在一起:沒有李登輝,也無法想象有復旦的業(yè)績。
復旦大學有座相輝堂,原名登輝堂。1947年,復旦同學會為了給李登輝頤養(yǎng)天年,捐了30兩黃金,送給他作為養(yǎng)老金。但是李登輝把養(yǎng)老金捐出,建造了這個大禮堂。
同期聲
復旦校史館館長 周桂發(fā)(那么1947年的時候 這個大禮堂剛剛落成 那是在一次復旦大學 抗戰(zhàn)勝利后第一屆 就是首屆畢業(yè)生典禮上李登輝老校長發(fā)表了最后的演講 在這個演講當中李登輝老校長 提出復旦的精神 就是團結 服務 犧牲 從此團結 服務 犧牲 就成為復旦的精神 這個精神一直延續(xù)到現在)
1947年11月19日,李登輝因腦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歲。直至彌留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復旦大學和附中的教學。據顧仲彝教授回憶 ,1947年九月初的一天,他去看望李登輝,李登輝抓住顧的手用已經不很清楚的話說:“我知道你很忙,不過附中必須你去幫忙,我叫教務處排上課了,你千萬不要推辭 !
從1905年回國到1947年逝世,李登輝在上海生活了整整42年。
這42年,中國社會經歷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新舊更迭史終結于辛亥革命,而這其中,如李登輝一樣的華僑們,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同期聲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戴鞍鋼(華僑在辛亥革命中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 孫中山曾經講過 華僑是革命之母 孫中山的早期的革命活動主要就是華僑的支持)
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 蘇智良(這個重要的力量怎么理解呢,一方面就是有一些華人華僑血氣方剛的青年,參加了黃花崗等起義,但是更多的,也就是另一方面,他們是用他們的血汗錢來支持反清起義,這是幾乎是十年當中他們捐助了難以計數的金錢)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沈渭濱(他們?yōu)榱俗鎳莫毩⒏粡? 不惜把自己辛苦掙得來的錢 捐給革命 所以這樣看來沒有華僑不可能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 當然推而廣之也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成功 所以華僑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我認為是非常大的 除了募款以外 他們在當地非革命黨人的華僑中間傳播革命的思想 從風氣未開 到逐步逐步風氣開 華僑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從教育的角度來講,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正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制度滋生與發(fā)展時期;舊式科舉時代結束了,現代大學制度在中國逐漸茁壯成長。而發(fā)展中更是處處充滿了華僑們的愛國情懷。
同期聲
復旦大學 歷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 葛劍雄(那么在中國早期的教育家中 那么華僑因為他在僑 受到比較好的教育,并且有機會到這個西方國家留學,所以他們對教育是非常重視的,特別對中國的教育人才 我們看到不僅是他辦學,那么很多華僑還愿意捐助國內的教育)
復旦校史館館長 周桂發(fā)(我們復旦整個的辦學的傳統(tǒng) 人文底蘊和復旦的精神 幾乎都是由李登輝他個人的魅力所傳承下來的 那么李登輝校長他的一生有三句話 他說他一生只做一名教師 第二個他的一生的心血聚集在教育上 第三他的一生只當復旦的校長 他的最大的功績就是一生培養(yǎng)了26位大學校長)
其中著名的有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四川大學校長程天放、復旦大學校長章益、浙江大學校長郭任遠、東吳大學校長端木愷等。
在復旦大學,有一條叫做登輝環(huán)路的林蔭道,樹木蔥蘢。走到林蔭路上,看著學子們年輕的身影,似乎可以讓人感覺到,時光荏苒,總有些不變的東西沉淀在我們的民族,我們華夏子孫的血液里。
百年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