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路,凌傲的五速手動變速箱并不能讓發(fā)動機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轉速范圍內,80km/h時速時發(fā)動機轉速在2500rpm左右,現(xiàn)在在售的很多車型都會將80km/h左右時速的發(fā)動機轉速控制在2000rpm以下。不過這樣的調教倒是讓凌傲有了更好的機動性,提速超車變得更加輕松一點,當然,需要把發(fā)動機的轉速提到3000轉以上才會好用。
凌傲的懸掛設定比之前試過的長城品牌的其他家用車都要硬一點點,懸掛的行程也要稍短一點,緩沖的余量稍小一點。車身整體感覺比較緊湊,在經(jīng)過一些顛簸的路段時對于路面碎波的過濾效果還好接受。速度較快時重踩剎車,車身前傾的倒是不算太明顯,但車尾會有明顯的擺動。關于車尾擺動的問題咱們留到后面數(shù)據(jù)測試時看看圖表上的橫向G值再討論。
凌傲的轉向在日常駕駛中表現(xiàn)的非常不錯,其四輪四角的設計讓車身在高速行駛中更易控制,這一點在之后的穿樁測試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
在加速測試中,凌傲用表現(xiàn)證明了自己。雖然在日常駕駛時發(fā)動機和變速箱在性能方面給我們的感覺和之前試駕過的酷熊、絢麗沒有多大區(qū)別,畢竟使用的是相同的發(fā)動機和變速箱。這可能也是我們輕視了它的原因……
雖說從參數(shù)上看,這款GW4G15發(fā)動機的最大扭矩是出現(xiàn)在4000rpm左右,但在測試時編輯發(fā)現(xiàn)用4000rpm起步后轉速會掉的很多,沒有做到最大扭矩起步的目的。所以編輯嘗試5000rpm起步,凌傲的前輪難以避免的出現(xiàn)了打滑的情況,不過車身抬頭的情況并不是特別明顯,這個轉速起步后,發(fā)動機的轉速雖然也會掉,但離最大扭矩輸出的點比較靠近,所以起步效果比4000rpm還要好一點。最終凌傲0-100km/h的最好加速成績?yōu)?0.8秒,這個成績在這個級別的國產(chǎn)車中是比較靠前的成績!
從加速圖表中看,凌傲在整個加速過程中表現(xiàn)的非常線性,尤其是手動變速箱的表現(xiàn)比較突出。雖然在日常駕駛時感覺變速箱的2擋不是特別順暢,但在測試時特意注意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在加速過程中兩次換擋都非常平順且迅速,動力輸出并沒有因為過長的換擋時間而被浪費掉。
在剎車成績方面,凌傲保持了長城家轎的一貫作風,雖然是一款相對低端的家用轎車,但其剎車成績仍然可以達到42米以內的優(yōu)秀成績級別。四輪盤式剎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最終凌傲100-0km/h的平均剎車成績?yōu)?0.8米,這樣的成績甚至已經(jīng)可以和很多豪華車型相媲美了。
從剎車圖表上看,凌傲的初段剎車力度非常足,開始時最大的G值竟然超過了1.3G左右,但比較遺憾的是沒能保持下去,在整個剎車過程中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波動,不過好在之后的剎車G值也能保持在1G左右,另外較硬的懸掛以及緊湊的車身也對剎車成績有一定的幫助。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剎車圖表中的橫向G值曲線,凌傲在重力剎車時確實會出現(xiàn)很小幅度的擺動。這應該是因為其車身重心有點高,在剎車時重心急速向車身前部轉移造成的,同時懸掛的行程又短了,對車身向前的沖擊所起到的緩沖效果沒有酷熊和絢麗好造成的。
穿樁測試環(huán)節(jié),凌傲的轉向非常準確,四輪四角的設計讓它在樁間顯得異常靈活。由于這款車 不帶ESP功能,所以車尾在樁間會出現(xiàn)輕微的擺動,但這個幅度的擺動正好幫助車身更快的修正到出彎的角度。可以說,凌傲在裝桶間具有較高的駕駛樂趣。
之前的酷熊和絢麗的油耗表現(xiàn)都還比較讓我們滿意,所以我們對于凌傲的油耗也比較有信心。在實測中,我們總共行駛了130.5公里,為了還原車主日常主要以上下班代步為主,所以我們在測試中重點考察了凌傲在上下班高峰時段的油耗表現(xiàn)。在測試中有大約60%左右的城市擁堵路段,40%左右的高速路段和城鎮(zhèn)路段,最終我們得到的油耗成績?yōu)?.1L/百公里,雖然這樣的一個油耗表現(xiàn)作為一款1.5升排量的手動擋車型,這個成績并不是最好的,但編輯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總結:
在凌傲上市之前,我們似乎都沒有對它投入過太多的關注,只能說對它設計上的突破比較大的前臉有點印象。在上海F1賽道上短暫的接觸也沒有讓我對它重視起來,因為接觸的時間實在太短。直到這幾天,我還算對這款小車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凌傲的外觀設計,尤其是前臉比較個性,內飾設計的風格以及給人的感覺都比之前的產(chǎn)品要上了一個臺階,考慮到其6萬多元的售價現(xiàn)在這樣的用料也就比較好接受了。雖然它不是一款主打運動的車型,但凌傲的駕駛感受還是給我留下的非常深的印象。所以說,只要能接受凌傲這張非常前衛(wèi)個性的臉,在這個價位上凌傲就絕對是最有競爭力的那一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